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长治故事——明代潞商的崛起

    信息发布者:鹏成广告
    2018-12-21 10:17:13   转载

    长治市旅游集散中心 2018-12-20 16:20:43

    明代商业经济领域为世界所瞩目的现象,是山西商人的崛起。明代中国商人按地域分,有西商、徽商、江右商、闽商、粤商、吴越商、关陕商等,其中徽商、西商实力最强大。徽商即直隶徽州之商人,因境内有新安任,又称新安商人。西商即是以山西平阳(临汾)、潞(长治)、泽(晋城)商人为代表的晋商。有时与关陕商合称山陕商人。

    谢肇淛《五杂俎》卷4称:“富室之称雄者,江南则推新安,江北则推山右(山西)。…山右或盐或丝,或转販,或窖粟,其富甚于新安。”明人沈思孝在《晋录》中说:“平阳、泽、潞豪商大贾甲天下,非数十万不称富。”

    潞商的崛起始于盐铁、铁粮的交换。明代“开中法”的实施为潞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。地处河南、晋中、晋南交通要冲的区位优势则加速了潞商的发迹,并很快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商业集团。到明中叶潞商已经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帮。泽潞商人因地域相连很自然地在晋商中形成了“泽潞之纲”,“纲”就是行帮群体,这是潞商形成的最早形态。

    明代长治丝绸织造业发展迅速。明洪武年间,朝廷在山西设立织染局,主管为皇家派造潞绸,上党的潞绸被列为贡品,潞州也就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北方织造中心,声誉极高。当时,潞州六县有桑树8万余株,织机9千余张,分为6班72号,各机户均被登记在册,发给执照,犹如职工档案。明朝政府每十年在潞州派造潞绸4970匹。明中后期,有钱人家乃至一般平民皆可衣用潞绸。所谓“潞州机杼斗巧,织作绮丽,衣天下。”同时,潞绸还流向了国外。潞绸原料为蚕丝,潞绸之兴带动了销售蚕丝的丝行,购丝“远及川湖之地”。潞绸商铺开设与外地,河北宣化有潞绸商铺、泽州帕铺,明末北京前门多有晋商绸店。但到明末,潞绸业因天灾人祸而逐渐衰落。万历十四年至十八年(1586-1590),潞安府潞城、黎城、屯留等县大旱,桑树枯槁,蚕丝大减,而明廷“商税苛繁”,“整征榷之使急如星火,搜刮之令密如牛毛”。十余年间,坐派潞绸15000匹,用银80064两;造成机户困急、赔累难支,倾家荡产者甚多。

    长治故事——明代潞商的崛起


    长治县荫城古镇

    与潞绸同负盛名的潞安砂器精致适用,嘉靖年间成为贡品。万历时吕坤上《停止砂锅潞绸疏》载,嘉靖年间征派潞安府砂器为5000个,次年剧增为15000个,万历十八年(1590)更增至19500个,合银110余两。其每个仅值5厘多,而耗运费大大高于器物工本。原用荆筐装运,靖年间又改为红木柜装置,运费尤重。万历年间又规定以白净棉花垫塞,购棉需到河南,兼之沿途打点,成本费高得惊人,达工本价26倍之多。这类贡品皆系征派,潞州之民实在不堪重负,故砂器业急剧衰落。及至清初,统治者较明

    代更为苛刻,潞绸及砂器业更加衰敝不振了。

    明代潞州烧酒是山西的名酒,明人谢肇淛《五杂俎》称“襄陵甚冽,而潞酒奇苦”。

    商品散集地逐渐成为著名的市镇,鲍店镇以药材业铁业,荫城以铁业,成为当时著名的商业集镇,均店铺林立,货通八方,各以特色产品驰誉四海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